近年来,甘井子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前来务工、经商、生活。流动人口的涌入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同时也衍生出诸多的社会治理难题。
面对这些困境,甘井子区积极探索,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以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85%的革镇堡街道后革村为试点,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站,着力破解流动人口治理难题,不断提高服务管理质效。
据统计,后革村服务站试运行半年来,治安、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0%,流动人口归属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后革村以网格化为基础,推动管理服务全域覆盖。通过优化网格布局,将原有9个网格扩充至13个,在居民网格内聚焦民生服务,在企业网格中筑牢安全防线,实现“民生”与“安全”双轨并行、精准发力。围绕信息采集、政策宣传、民生服务、矛盾调解、隐患排查等方面加强每日网格巡查,实现工作精细化、全覆盖。
后革村还精准定位新市民群体,选取6家九小场所负责人作为“新市民服务中心户”,发挥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实时收集民意、反馈动态、排查矛盾,形成“中心户辐射+网格覆盖”的管理模式,让群众诉求“有人听、有人办”。同时,推行“一户一账”巡查制,网格员对普通住户每月入户巡查1次,重点人员每周巡查1次,及时掌握生活动态,确保管理服务可追溯、有实效。
为践行“服务是最好的治理”理念,后革村在村里中心位置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站,为流动人口提供租房、就业、就学、暂住证办理等“一站式”民生服务。同步开展健康义诊、心理疏导、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文化惠民等多元志愿服务。同时,后革村制作发放的“连心卡”,集成便民热线、服务场所地址、生活常识等信息,实现服务“一卡通达”,打通与群众“零距离”沟通的“最后一米”。
围绕安全管理中,后革村村委会与房东、承租人签订“双承诺书”,明确三方权责;联合76家小商铺悬挂“温馨提示牌”,公示网格员信息和便民电话,同步设置“招聘信息发布栏”,对接周边企业实时更新岗位需求,既解群众急难愁盼,又搭就业便捷桥梁。
后革村打造智慧网格指挥中心和智能化工作室,开发“大杂院网格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格一张图”实时呈现人口分布、房屋出租等数据,村书记统筹全局,班子成员下沉网格,实现问题发现、分拨、处理、反馈的闭环管理。
后革村在村内主要路段、公共场所、重点部位安装20个高清监控摄像头,构建全天候监控网络,并与智慧平台联动,实现智能分析预警,治安防控能力显著增强。手机端管理系统支持网格员实时更新住户信息,让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更精准、更高效。
来源:革镇堡街道
审核:王佩瑾
责编:何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