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渭源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实落细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各项工作举措,以全县社会治安治理春夏攻坚行动为抓手,强化责任落实、宣传教育、常态监管、隐患整治、培训演练各项措施,织牢织密防溺水工作安全网。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防溺水“责任链”
制定印发了《渭源县溺水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渭源县建立“1233”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溺水突出问题整治方案》,建立县委政法委、县水务局“双牵头”工作机制,分析研判当前防溺水形势,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推行党政主导、部门主责、乡镇主体、学校主教、家庭主管“五主”联动制度,确立县长、镇长、村长、校长、警长、家长“六长”责任体系,进一步厘清了校内校外安全责任边界,实现隐患联排、问题联治、风险联控、工作联动。春夏季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对全县重点水域进行了1轮全覆盖巡查,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压实了全县社会治安治理春夏季攻坚行动防溺水工作“责任链”。
加强隐患整治,筑牢防溺水“安全堤”
各乡镇、相关部门联合对重点水域、主要河流、水库、水电站、蓄水池、淤地坝、沟渠、塘坝、沙坑等进行“拉网式”排查,累计排查出安全隐患25处,相关危险水域问题50个,对隐患点已通过安装警示牌、加固围栏等方式进行了全面整治。充分发挥智慧河湖作用,依托渭源县智慧河湖综合管理平台,及重点水域安装的266套监控设备,覆盖河湖岸线350余公里,并对现有监控设施进行全面并网,实现重点河流、水库和水源地保护区全覆盖,为防溺水常态监管安上了“千里眼”,共同筑牢全县防溺水工作“安全堤”。
加强常态监管,织密防溺水“防护网”
对全县17条主要河流、2座水库、64座淤地坝等重点水域进行风险研判,明确风险等级、监管责任人,建立了“一图一库一表”。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及巡河员、护河员作用,对全县所有水域落实网格化管理,定人、定时、定区域开展巡查。对重点水域按照“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四个一”建设标准全覆盖落实应急救援物资。今年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查重点河段、敏感水域5000余人次,累计安装警示牌143个,安装围栏11.4公里,投放救生设施120余套,设置消防站、防溺水物资储备点8处,确保能在紧急关头发挥关键作用。
加强宣传教育,共绘防溺水“同心圆”
结合全县3·22“世界水日”等宣传活动,加大对防溺水知识和基本自救自护方法的宣传。县教育局组织各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知识竞赛、儿歌创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普及了防溺水知识和技能,确保学生对“六不准”要求入脑入心。今年来,及时在“爱渭源”公众号发布了《关于加强河流水库等危险水域安全管理的通告》,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发放《致全县广大家长防溺水的一封信》4万多份,大力普及防溺水知识,做到防溺水宣传教育家喻户晓,共同绘制防溺水工作“同心圆”。
来源:渭源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