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长治市交出民生答卷:发放助学金惠及千余名寒门学子;建立残疾人康复救助和辅助器具适配专家库,康复救助年度任务完成率突破160%、辅具适配完成率近200%,均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长治市锚定“全生命周期关怀”目标创新突破,建立起教育扶持、精准康复、就业赋能、社会保障、文化润心五位一体的残疾人服务体系,以数字技术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全国率先打造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治样本”。
长治市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纳入民生工程战略布局,制定实施康复、教育、就业、托养等政策举措,通过打通教育、民政、卫健等部门数据壁垒,建成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助残政策智能匹配、需求即时响应。扎实开展扶残助学(大学生)圆梦工程,为834名资助对象发放400.6万元助学金;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建成18家标准化康复机构,形成“康复服务圈”,为21185名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社会保障持续加力,77800余人次享受“两项补贴”,扎实推进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工作和助残帮扶项目;就业创业形成“技能培训+岗位开发+创业扶持”链条,组织340名农村残疾人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对1745名城镇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新增就业1146名。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选送12个节目参加第十一届山西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全部获奖,获奖等次及总数均位居全省第一,其中3个节目被推荐到中国残联;培育出多名优秀运动员,在省级赛事斩获63金佳绩,文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 贾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