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李岩
央视新闻披露,近期,来自中国的潮玩App延续多款中国购物应用的热潮,登顶苹果美国应用商店购物类榜首。外媒指出,中国潮玩品牌正跨出国门,成为联通全球年轻人情绪的新潮消费品。
报道称,受关税政策冲击,该系列潮玩在美国的售价将从22美元上涨至28美元,尽管如此,消费者依然涌入商场抢购。在美国洛杉矶,购买队伍被形容为“找不到队头,也看不到队尾”。《环球时报》5月2日晚转发海外博主“探店”视频时,甚至评价称“中国玩具在海外‘杀疯了’!”
这家来自中国的潮玩品牌“泡泡玛特”披露数据显示,一季度,其海外市场增长近480%,成为业绩增长的绝对主力。从海外各区域收益来看,亚太、美洲、欧洲同比增长约为350%、900%、600%。
就美国滥施关税的影响,品牌方公开回应称:“加征关税对我们有一定影响,但没那么大。”
大河报客户端发文分析称,该企业在美定价权高,预计增加的成本通过终端提价即可覆盖。再加之其产品本身在海外市场就存在显著的溢价,不利影响都将消减。
对于这一现象,美国媒体认为,在关税增加的背景下,美国消费者正在积极寻求直接购买中国低价商品的渠道。中国潮玩产业通过独特的产品设计、丰富的销售渠道以及注重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开始突破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地理界限,跃迁为具有跨文化意涵的全球消费品。
针对上述潮玩产品全球“出圈”,媒体总结认为,这得益于品牌方独特的年轻化的审美设计、趣味的“盲盒”购物形式等。但事实上,泡泡玛特并非是中国玩具产业“出海”热潮中的个案。
综合近期公开消息可以看到,在关税战背景下,中国玩具产业“逆风”突围,不惧关税“大棒”,得益于中国在以玩具、文具等为代表的小商品产业链上,无可比拟的优势。
日前,中国网消息披露,多家义乌出口玩具商透露,已陆续收到来自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Walmart)和塔吉特(Target)的出货通知,确认恢复订单生产与发货流程。这些企业在通知中明确表示,新增的对华加征关税将由美方自行承担,不再转嫁至中国供应商。
“塔吉特前几天刚发来邮件,说明关税由他们承担,我们不用调整报价,也不用再等新规则落地。”一位主营毛绒玩具的义乌商户表示,“从上周开始我们已经恢复打样和排产。”
据介绍,自美方宣布对部分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以来,一度引发出口环节短期延迟或价格博弈。但随着终端销售旺季临近,尤其是针对美国返校季、万圣节和圣诞节档期的备货窗口收紧,大型零售商不得不重新确认供货计划并主动承担成本。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美国进口的玩具总额接近177亿美元(约合1281亿人民币),其中约75%都来自中国。许多玩具行业从业者表示,如果当前供应链停滞的局面持续过久,“今年假期很有可能出现玩具短缺”。
业内人士分析,沃尔玛、塔吉特等头部零售商选择“自吞”关税,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考量:
河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斌向媒体表示,在美国加征关税背景下,泡泡玛特等一批玩具生产企业展现出更强的韧性。这些企业在所在领域内具有强大的定价能力、全球生产转移且供应链多元化的策略,展现出一批中国企业的崭新形象,为中国构建双循环格局、提升全球价值链话语权提供了实践参考。
针对部分美企主动承担关税成本,中国网评价称,这被视为一种市场自适应策略,说明中国产业链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强的议价力与粘性,尤其是在高性价比与快速响应能力方面仍具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