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张孙小娱 通讯员 衣宝萱 摄影报道
“以前报销医药费要攒一沓单据,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出院时直接结算,自己只付自费部分就行啦!”芝罘区退休职工吕女士谈起医保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单位申请报销,到医院端结算,再到一站式无感结算,吕女士的三次住院医保报销变化的背后,是烟台医保十年磨一剑的改革攻坚。
参保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升,服务体验不断升级……从制度保障到智慧服务,从支付改革到系统协同,烟台医保以全方位的深度变革,让医疗保障成为港城市民幸福生活的坚实底座,书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体系革新,筑牢全民医保防护网
“感谢烟台医保的这项政策,让我们这些跨地域养老的家庭受益匪浅。”今年,安女士为身在青岛市养老的姐姐办理了退休职工异地长期护理手续,不仅电话办理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减轻了家庭负担。
安女士的获得感,源于自2024年6月30日起烟台扩大失能人员评估范围的政策红利。将部分中度失能人员、重度失智人员、异地长期居住失能人员纳入职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是烟台医保筑牢待遇保障体系的一个缩影。
烟台市医保局围绕“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使命,聚焦“品重医保”工作目标,从忠诚品格、为民品质、能动品行、稳健品性和智慧品度五个维度系统推进医保改革。
在参保扩面方面,烟台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出台连续参保和零报销激励政策。对参加2025年度及以后年度居民医保的人员,连续参加烟台市居民医保满4年的,之后每多参加一年,将提高大病保险支付限额3000元;当年居民医保零报销的参保人员,次年也提高大病保险支付限额3000元。
市民医保待遇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5%,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报销比例由70%提高至75%。职工取消第三次及以上住院起付线,在中医医疗机构住院下调起付线20个百分点。单独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600元,同时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1000元。
对于困难群体,烟台落实低收入困难群众资助参保政策,对参保人医疗费用支出实行主动筛查、动态监测、及时预警,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
智慧赋能,打造便捷服务新体验
日前,蔡大爷因病在河南开封当地就医,在报销时发现自己没有办理异地就医备案。他打电话向烟台市医保局求助,工作人员立即线上进行身份校验并帮他办理了异地长期医保备案,全程不到两分钟。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医保备案“电话即办”,是烟台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新举措。烟台还推出了28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省内异地就医备案、生育津贴、在职转退休医保待遇等4项服务实现免申即享。
智慧医保的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烟台加快推进“两结合三赋能”国家试点,建立烟台“数据地方专区”,汇聚4大类、78.3亿条数据,持续拓展大数据应用场景。
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医保码’就医+结算”全流程应用,省内率先上线“医保地图”,在今年上半年全省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工作评估中排名全省第一。
令人欣喜的是,烟台开展医保可信支付试点,实现“住院办理免押金、出院回家无感结算”。这意味着患者住院不再需要垫付大量资金,出院时系统自动结算,患者只需支付个人承担部分即可离院。
基层服务也在全面升级。烟台推进基层医保服务平台建设省级试点,为全市1700余家医保服务站提供更便捷的信息平台支撑。将一体化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保定点,让农村居民“买得到、可报销”。
推动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市域通办”。打破因参保地与户籍地或居住地不一致造成的办事限制,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门诊慢病资格认定、生育津贴支付等27项全省统一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市任一医保服务大厅全部实现无差别受理、办结。
烟台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省内率先实现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率先实现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异地就医免审直赔,这一工作被国家医保局推介,被央视等国家级媒体报道。
三医协同,深化改革提升群众获得感
“现在在附近慢病定点医院门诊开药,既专业对症,药品价格也便宜,结算的时候还能享受医保报销政策。”吕女士为门诊政策的提标加码点赞。
居民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提高15%,退休人员普通门诊年支付限额提高到6000元,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纳入保障……近年来,烟台出台多项医保新政,全面提高居民和职工的医保水平。
这些变化的同时,烟台纵深推进“三医”协同发展。通过建立完善住院和中医DRG、门诊APG、精神类按床日付费等多元化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规范诊疗发展。
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成效显著。累计落地执行集采药品890种、高值医用耗材40类,显著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烟台还出台了支持医药企业创新发展的12项医保服务措施,建立涵盖297家医疗机构和50家药店的国谈药品“双通道”供药网络。
在医药价格管理方面,我市新增3项药学类医疗服务项目,调整320项医疗服务价格,开展20项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治理,规范整合6类医疗服务价格,减轻群众负担和基金支出4.9亿元。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烟台构建“1233”立体监管体系,扎实推进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健全市级飞行检查、区市协作互查、日常稽核检查、部门联查、有奖举报核查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我市在全国首个出台《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合规建设行政指引》《基金监管检查规则和负面清单》,开展“三医同堂”培训和案例警示教育,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使用。
从垫资跑腿到无感结算,从看病忧心到医有所保,十年医保改革,烟台交出了一份人民至上的暖心答卷。如今,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正在不断刷新市民的医保体验感,也为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康撑起了“保护伞”。
责任编辑:杨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