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呼和浩特,初秋的气息悄然弥漫。在赛罕区,两个月前还被围挡遮蔽的两处街角,如今悄然变身——港湾游园从杂乱的绿地蜕变为居民推窗可见的“绿色客厅”,丁香游园则从封闭绿地变为居民家门口触手可及的休闲地。这场“还居民公共空间”的改造,让城市边角地绽放出民生温度。
港湾游园:推窗见绿,把自然融入生活日常
“你看这儿,就像走进画里似的!”刚放学的市第二十九中学学生站在木栈道旁,眼里满是欣喜。两个月前,这里还是施工地,如今成了他们放学后的休闲好去处。
曾经杂乱的绿地,如今规划种植的花木枝繁叶茂,各色花朵虽已过盛花期,但仍有零星点缀枝头,与油亮绿叶相映成趣。几个同学坐在新砌的石笼凳上探讨学习方法,坐凳旁的植物经过雨水的滋润后更显生机,松针与碎木屑铺就的地面吸饱水分,踩上去软乎乎的,不见昔日泥泞。
“以前中午只能在教室里休息,从没想过这片荒草地能变成公园。”学生们望着错落有致的绿植说。“周末下午园里特别热闹,不光有附近居民,还有很多同学来散步、聊天。”曾经的城市边角地,成了居民口中“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幸福地标。
丁香游园:出门见景,让公共空间触手可及
“以前这围挡把民宿和外面隔得严严实实的,孩子想出门玩会儿都没地方去。现在好了,推开民宿门就是公园,抬头就能看见孩子在花境旁玩耍。”民宿经营者刘静笑着说。作为曾经住在“围挡”里的商户,刘静对这片空间的变化感触颇深,“以前客人来住店,想散步还得绕远路,现在好了,客人早上在丁香花廊拍照,傍晚在绿道上散步,大家都说在这里住得舒心。”
游园入口处的丁香科普展示廊尤其受欢迎,图文展板上,华北紫丁香的淡雅、长筒白丁香的清丽、西洋丁香的馥郁一一呈现。互动翻板前,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翻看不同丁香品种的生态作用。不远处,以丁香花瓣为灵感的不锈钢雕塑矗立在草坪上,丁香紫的渐变色在阳光下流转,仿佛一簇永不凋谢的繁花,成了市民首选的打卡地。
园内的“蝴蝶友好花境”更是热闹非凡。马蔺、紫花地丁等寄主植物旁,几只粉蝶翩翩起舞;蜜源植物丛中,孩子们正对照科普牌辨认着“青城蝴蝶”——从菜粉蝶到蛱蝶,展板上的生命周期图让孩子们看得入了迷。带孩子来游园的市民说:“以前孩子总抱着平板不放,现在一到傍晚就主动往公园跑,与小伙伴们一起识蝴蝶、看雕塑,其乐融融。”
从港湾游园的“四季有景”到丁香游园的“一园多能”,赛罕区的这两处街角公园,虽风格各异,却同样写满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如今,在赛罕区的街头巷尾,越来越多的居民说:“想去热闹的地方,就去港湾游园看孩子嬉闹;想静静赏花学知识,就去丁香游园走一走。”这两处游园,正以不同的姿态,滋养着这座城市的烟火与诗意。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杨彩霞 通讯员 张帅 常凤 文/图)
丨编辑:张英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韩舒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