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内蒙古的清欢序曲,夏末秋初,大地褪去大暑的燥热,以最从容的姿态迎接秋意的渐浓,这个爽朗宜人的季节,对于“过敏星人”来说却是最难过的花粉过敏高峰期。
据统计,汛期以来(6月1日-8月20日)全区平均降水量为278.4mm,较常年同期偏多85.7mm,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多;全区平均气温为21.9℃,较常年同期偏高0.5℃。
前期较好的雨水条件使得今年蒿属、葎草等致敏植物生长极其旺盛,降水天气过后天气放晴温度升高,蒿属、葎草等致敏花粉传播条件变好,大量的花粉散播到空中,会触发或加重过敏患者的过敏症状。
日前召开的“第十届中国过敏防治周”主题发布会中,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名誉会长尹佳指出,温度每升高1℃,花粉季就会延长0.9-1.6周,致敏花粉浓度上升18-32%。
9月,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降水依然较多,除中部以外其余地区温度较常年偏高0-1℃,预计今年过敏季将持续至9月中下旬。
还有一个月的花粉过敏期,我们要怎样做好防护呢?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过敏(变态反应)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博谦提醒,随着花粉浓度持续走高,市民从防护、用药、根治三个层面入手,可平稳度过夏秋过敏高峰期。
首先,“避开高浓度花粉环境,是最直接的防护手段。”王博谦建议,花粉浓度“高”或“很高”时(通常是10时至16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城郊接合部、公园、草原等植物密集区域。
若必须外出,需佩戴防护级别较高的口罩,比如指南中推荐使用的鼻腔过滤器。此外,戴防花粉眼镜可减少花粉与眼结膜的接触,减少眼痒、流泪等症状。
“外出回家后的清洁步骤也不能少。”王博谦强调,回家后应立即更换外衣外裤,并及时清洗;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将附着在鼻黏膜上的花粉冲洗掉;同时建议冲澡,避免花粉残留在头发或皮肤上。另外,需及时关闭家中门窗,必要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室内空气。
其次,有明确过敏史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用药。“常用的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抗组胺口服药等,提前使用能有效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让发病时的症状减轻50%以上。”王博谦说。
最后,“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的根治性手段。”王博谦介绍,脱敏治疗即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过敏原的接触剂量,让身体慢慢适应,最终实现不再过敏的效果。
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还可采用“脱敏治疗+生物单抗治疗”的联合方案。
针对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王博谦给出了定制化建议。“备孕期女性可提前进行脱敏治疗,最好在怀孕前半年完成基础疗程。”他强调,已怀孕或处于哺乳期的女性,不建议进行脱敏治疗,应优先选择物理防护,如佩戴鼻腔过滤器、专业口罩、加强室内净化等,若症状严重需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孕期安全的抗组胺药,避免自行用药。
儿童群体则需警惕“拖延危害”。“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哮喘,尤其是5—12岁的孩子,免疫系统尚在发育,拖延治疗会增加后续治疗难度。”王博谦提醒,若孩子出现频繁揉鼻子、打喷嚏、清嗓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丨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