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迩来已历千年。联合国大会2019年宣布将每年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中国有四大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今天,我们一起来解锁各茶区的致富密码!
西南茶区·云南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千年古茶山正上演着“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故事。以贺开古茶山为缩影,勐海县通过茶旅融合、生态赋能、文化创新等多元路径,推动古茶山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茶产业强、茶乡村美、茶农富裕”的特色发展之路。
西双版纳勐海县
贺开村曼弄老寨,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养”一体的拉祜族特色村落;勐宋古茶山建设“双碳”茶园,采用“茶+果”复合栽培,土壤碳储量、茶叶品质双提升;章朗古茶山依托“五个千年”布朗文化资源,打造“活态博物馆”和民宿集群;南糯山升级“七子饼”茶旅环线,特色民宿、茶咖体验中心吸引游客;布朗山乡完成3300余株古茶树建档保护,数字茶产业基地通过直播带货拓宽销路。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新业态
西双版纳勐海县“茶旅”新业态
华南茶区·广西
华南茶区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
广西梧州市万秀区的茶园近日迎来了最佳生长期,茶树上冒出了满树嫩芽,茶园再次进入采摘高峰,茶农们抢抓农时,采茶、制茶,一派忙碌景象。
万秀区茶园的新茶
梧州市万秀区有茶园面积10071亩,2025年预计产量138吨,预计产值达1200万元。目前,采茶工人们正在采摘今夏第一波“小满茶”。此时气温适中、雨水充沛,茶叶有了充足的养分,日均鲜叶产量可达1000余斤。
万秀区茶园采茶忙
江南茶区·浙江
江南茶区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
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5月21日在杭州开幕,本届茶博会持续至5月25日。“茶和世界,共享发展”。这场茶界盛会不容错过,走进茶博会、走近茶的多元世界。
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展会现场
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正在进行的炒茶大赛
在浙江安吉,白茶是一张重要的地域名片。2024年12月26日,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缩短了安吉与长三角各大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从安吉始发的G3244次列车上,茶文化车厢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南宋点茶、国风舞蹈……让旅客在茶香氤氲中体味茶文化魅力。坐着高铁去旅游,正助力长三角地区的“春日经济”不断升温,加速释放文旅市场消费潜能。
G3244次列车从安吉站驶出,茶文化展示活动在车厢上演
安吉茶园
江北茶区·山东
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山东日照是“中国北方绿茶之乡”。“南茶北引”于1966年在日照市首获成功,从试种成活的2.3亩茶树,发展到如今30万亩茶园,日照绿茶实现了“一叶”到“多业”的华丽蝶变,成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
山东日照的一处茶园内,茶农们正在采摘成熟的茶叶
日照是我国高纬度地区面积最大的优质绿茶产区。全市茶园面积30万亩,分布在40个乡镇、876个村庄,茶叶从业人员30余万人。年产干毛茶2.15万吨、总产值42亿元。
山东日照的一处茶园内,研学游的学生们正在体验采茶的乐趣
山东日照的一处茶园内的特色民宿
策划、编辑 | 雪瑶
记者 | 陈鸿燕 傅琦恩 杨雪 柳栋 苏琪淇 俞倩倩
签审 | 高佳义 邹浩宇
责任编辑:延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