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乡村的巷陌之间,敦化市公安局丹江派出所秉持着“为民服务无小事,点滴细节暖人心”的信念,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倾听着群众的每一次诉求。始终以耐心化解矛盾,以速度回应急难,让“平安”二字如同清泉般流淌在每个角落,浸润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窗口服务,便捷与温情的融合。为了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丹江派出所深耕流程优化,积极推进“一窗通办”落地见效,将户籍管理、身份证办理和简单的车驾管等业务整合为“一站式”服务——群众只需取一次号、排一次队,即可办结多项业务,跑腿次数和等待时间大幅缩减。今年高考前夕,考生李同学不慎遗失身份证,家长急得满头大汗地赶来求助。民警见状,立刻启动“绿色通道”,为李同学优先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明。从受理到办结仅用10分钟,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让李同学得以安心参加考试。这样的“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早已是这里的常态,为方便上班族和在校学生,还推出“预约服务”“错时服务”,利用周末、下班后的时间加班办理业务,精准解决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这两项服务办理的业务已超200件,群众满意度高达98%。
法治宣传,规则与温度的交融。“民心警务”中的法治宣传,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播撒法治种子。民警化身“法治宣讲员”,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社区,他们支起“法治小摊”,以“你问我答”互动,解答邻里纠纷、家庭财产等法律疑问;校园中,用“情景剧+模拟法庭”的形式,为学生们讲解自我保护的实用知识,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明晰行为边界。对商户,则送上“法治大礼包”,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合同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经营法律风险。在一次社区文艺汇演中,反诈小品《守住你的钱袋子》引得大家阵阵欢笑,一位大爷称赞道:“这样的宣传好,我们看得懂、记得住。”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辖区内民事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15%,法治精神正悄然融入群众的日常言行。
贴心帮扶,温暖与希望的延续。始终牵挂辖区内需要关怀的群体,将“惠民服务”精准送到他们身边。针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者,推行“专人对接”服务模式,民警定期上门走访,了解生活需求与困难,协助办理户籍业务、代缴水电费,帮忙打扫房间、代购生活用品。70岁的张奶奶独居,行动不便且患慢性病。民警走访时发现老人买药不便,便主动承担起购药任务,每周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到医院为老人取药,叮嘱她要按时复诊,偶尔带些新鲜水果到家中,陪老人说说话解解闷。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还会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团队,为有需要帮助的居民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与慰问金,拉家常时耐心倾听诉求,记录下待解决的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帮扶群众50余户,解决实际困难80余人,从细微处传递关怀,成为群众心中的“暖心所”。
这些融入日常的贴心举措,正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着每一份期待。接下来,敦化市丹江派出所将继续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让温暖渗透在生活的点滴里,让安心常驻于辖区的街巷间,以更细致的服务、更扎实的举措,持续传递民生温度,凝聚起共建和谐家园的强大合力。
通讯员:冯利友 侯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