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发布的“2025银发科技伙伴计划”入围项目于近日揭晓。
“今年的 ‘伙伴计划’,围绕 ‘精准响应、数智赋能、前沿拓界’三大方向,面向全社会征集优质解决方案,自5月项目启动,7月申报截止,共收到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189个有效申报方案,经过多领域专家小组的多轮评审,最终15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腾讯华东总部总经理李侃介绍道。
就在本周末,入围项目加速营将在上海举行,15家代表企业将和专家们一同探讨产品的落地和应用。
入围企业之一上海如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桂瑜对第一财经介绍,之所以做半人形机器人“齐家Q1”,就是因为团队本身有着机器人背景,这款机器人的市场定位是部分取代护工,为半失能、长期卧床老人和独居老人服务。“康养这个领域客观存在社会痛点,如果一个人年龄大的时候进入到半失能或是失能的状态,都需要人长期照顾,希望找到一种解决方案。”桂瑜介绍。
腾讯银发科技伙伴计划负责人王楠对第一财经介绍,从今年收集的结果来看,有几个亮点,一个是刚性的产品需求还是占大头,差不多有66%的项目都是聚焦在解决老年人实际照顾的痛点问题。比如说跌倒监测、智能护理这一类的占比。还有一个是今年的这个计划,有差不多七成的企业基本上开始走向市场化和小规模化的路上。“通过项目遴选,我们将在上海打造智慧养老实验基地。”
王楠透露,未来三年,腾讯拟出资1亿元支持在上海举办“银发科技伙伴计划”大赛,关注智能监测与预警、智能康复与护理、AI情感陪伴、健康慢病管理、认知障碍评估与训练、人形机器人在人居环境的应用、脑机接口在康复训练的应用等7个领域,培育一批创新产品。
在应用场景端,“银发科技伙伴计划”加速营将举办双选会,为每个项目提供10家以上养老院,推动企业与养老院合作,开展产品试验。明年,加速营将把社区纳入应用场景。
而上述养老科技企业所在的产业园,是上海首个养老科技产业园。6月10日,该产业园在闵行区大零号湾正式开园揭牌。开园仪式上,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民政局、上海闵行区政府、腾讯科技分别代表四方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上海市养老科技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金叶子/摄
该产业园也是上海市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一项重点任务。
根据去年印发的《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到2027年,初步建成养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创建1个养老科技产业园,建成1~2个高质量孵化器、3~5个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2个研发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培育5~10家龙头企业,建设5~10个养老科技产品展示体验基地,初步建成上海市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年均服务老年人超过500万人次。
上海大零号湾养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柏乐对第一财经介绍,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分为创新研发区和产业承载区两大功能区。创新研发区位于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0.3平方公里。经过近一年的前期建设,产业园已引进40余家养老科技创新企业,建设了养老科技产品的研发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和展示平台、孵化器等配套功能,并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开展科技项目研发,推进技术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