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泰国国家旅游警察局局长萨西拉透露,根据国家警察总署署长吉迪拉上将的指示,全国各警察部门正加快推动高科技手段融入执法体系,以提升打击犯罪的效率,特别是在旅游安全领域。
旅游警察局率先响应,已在全国多个重点旅游景区启用人工智能(AI)监控系统,并将其与中央调查局数据库对接,实时比对逮捕令在逃人员信息。
该系统的目标是在游客密集区域主动识别潜在威胁,防范涉案人员混入景点,最大限度保障游客安全,重塑旅游信心。
据介绍,自2024年7月启用AI系统以来,警方已成功逮捕180名在逃人员。其中,在春武里府(芭提雅)抓获102人,清迈54人,呵叻21人,北榄府(素万那普机场)3人。
近期更识别出一名由暖武里法院发布逮捕令的嫌疑人——26岁的蓬彭(音译),其涉嫌故意杀人未遂及非法携带刀具等罪名,目前已被移送邦博通县警局处理。
警方还将600余名具备旅游景区作案前科或团伙作案背景的高风险人员信息录入数据库,包括泰国籍与外籍盗窃团伙、非法货币兑换团伙等。
一旦这些人员出现在重点景区,系统将立即预警,便于警方实时跟踪与管控。
萨西拉局长表示,未来AI监控系统将持续扩展至全国更多景区,打造全覆盖、智能化的旅游安保网络,确保每一位游客在泰旅程安心无忧。
外国导游,将没有任何“活路”
外国人在聊天群接了单,一天2000泰铢,成为非法黑导游带客人游大皇宫,来一次,泰国AI就会在他头上标记一次,看着她“尽情发挥”,时机成熟,立即抓捕。
不同的违规行为,其头上就会有不同的颜色和数字,证据逐条列举,清晰可见。
而除了大皇宫,泰国AI标记技术将用于更多景区,目标:竭尽全力,让外国导游,吃不上一口“本地饭”。
当然,与游客接触的任何小商小贩,也在AI的标记范围。
随着泰国旅游市场逐步复苏,如何在确保游客数量增长的同时,维持景区的治安与秩序,成为泰国各级单位与执法部门的核心课题。
此次旅游警察局率先部署AI监控系统,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显示出泰国在公共安全数字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正逐渐替代传统的人力巡逻,成为打击犯罪、维护秩序的新支柱。
然而,AI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意味着更多需要制度上的配套保障。
如何平衡游客隐私权与社会公共安全之间的界限?
如何避免“误识别”“滥监管”等潜在风险?
这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逐步成熟与覆盖范围扩大,AI将在泰国旅游管理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这场从“人防”向“智防”转型的过程,或将成为东南亚地区旅游安全管理的新范本。
对游客而言,能够“看得见的安全”本身,就是信心与体验的保障;
对泰国而言,科技能力与旅游软实力的融合,正是打造国际旅游枢纽的关键一步。
文:布周十面派、泰国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