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晨起后有这4个习惯的人,更健康长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0:03:00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的父亲是一名木匠。

他有三把尺子,一把直尺,一把方尺,一把卷尺。

直尺用来拉直线,方尺用来量直角的两边长,卷尺则纯粹是为了携带方便。

凭着这三把尺子,父亲完成了无数精细的木工活。

听过一句话说:“人生需有尺,做人需有度。”

每个人这一生,又何尝不需要三把尺子?

第一把尺:比较

很多时候,我们能够轻易地评判别人,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因此,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需要有一把“比较”的尺子。

古语有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与优秀的人比较,学习他们的长处;与身边的人比较,反省自己的缺点。

只有认清现实,才能做到既不低估别人,也不高估自己。

只有不断向他人学习,才能做到日日精进。

第二把尺:底线

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可为”与“不可为”之间,便是一个人的底线。

有位作家曾说:“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行走世间,总要有自己的底线,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因为大千世界,难免会有各色各样的诱惑。

心中有尺的人,能够不为利益所动,不被诱惑所驱。

没有底线的人,时常控制不住自己,最终却得用更大的代价来偿还。

一位作家曾说:“挣有数的钱,过有底线的生活,做有分寸的事。”

时时警醒自己,方能少走弯路。

第三把尺:分寸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生活中和一些人相处,会感到身心舒畅。

可是也总有一些人,一旦靠近了,便觉得窒息。归根结底,不过是因为每个人的分寸感不同。

很多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总觉得熟不拘礼。

殊不知,与人交往中,有一把尺子,叫作分寸。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脆弱。

不管对待陌生人、熟人、还是亲朋好友,都要拿捏好分寸。

交浅言深、把话说满、把事做绝,都是因为内心缺乏分寸感。

有句话说得好:“话不可说尽,要把握分寸;事不可做绝,要留有余地。”

说话做事,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心中装着他人,处事才能不失分寸。

人这一生,从来不是平坦大道,总有九曲十八弯。

为人处世中,我们也要面临许多的考验和挑战。

心中有尺,行事才能有度。

用好“比较”这把尺子,丈量自己和他人,才能做到取长补短;

用好“底线”这把尺子,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用好“分寸”这把尺子,提醒自己熟不逾矩,才能收获良好的关系。

有一句话说:“人生之尺,是行为的指南针,把握人生尺度,内心世界就有了深度。”

愿我们用好这三把尺,规范自己的行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晨起后有这4个习惯的人,更健康长寿!






一日之计在于晨

晨起后的这段时间是养生的“黄金时间”

但你知道吗?

喝水、如厕、吃早餐

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动作

暗藏健康密码

做对了能防病

做错了可能伤身



01 晨起喝水


好习惯:


晨起小口慢饮300ml温白开水,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栓风险,从而预防中风。


坏习惯:


  • 喝蜂蜜水


蜂蜜中 70%以上的成分其实都是糖,主要以果糖为主,晨起后直接喝蜂蜜水,容易使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对一些糖尿病患者十分不利。


  • 喝淡盐水


晨起如果喝淡盐水,容易使一天内盐的总摄入量超标,使患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部分人早起后喝蜂蜜水是为了润肠通便,但实际上蜂蜜水润肠通便的效果仅对果糖不耐受人群有效,这类人群摄入果糖后,肠道菌群会失调,可能会出现很快排便或排便次数增多等情况,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润肠通便,时间一长,反而对健康不利。



02 晨起如厕


好习惯:排便时集中注意力,不干别的事情,专心排便,每次排便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早上起床后的起立反射,有利于促进大肠运动和产生便意,因此早上起床后是大肠活动较为活跃的时间点,不少人会在此时尝试排便,这样做是对的,及时排便能减少毒素吸收,降低肠道炎症及肠癌风险。


坏习惯:不少人习惯在排便时玩手机、读书看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排便超过10分钟,久蹲易引发痔疮。排便时也不应过于用力,特别是老年人群,否则可能会出现猝死、脑血管破裂等意外。


03 晨起进食


好习惯:晨起吃早餐。


2023年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发现,8:00前吃完早饭,20:00前吃完晚饭,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9:00后吃早饭,21:00后吃晚饭,则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


此外,2023年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显示,相比于习惯性8:00前吃早餐的参与者,9:00后才吃早餐的参与者,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高出59%。



坏习惯:长期不吃早餐。


对于上班、上学的人来说,早上时间紧张,有的人为了多睡一会,可能会选择不吃早餐,或者是到单位、学校后再吃早餐,这种做法会增加患胃病、胆结石的风险,还有可能会造成肥胖和认知能力下降。


04 晨起还要注意:不要起床过猛


人在睡觉时,大脑皮质处于休眠、抑制状态,各项生理功能维持着低速运转,代谢水平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刚睡醒时,这种“睡眠惯性”还会维持一小会儿,如果此时立马下床,容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可能会引发中风、猝死等意外。


尤其是老年人的椎间盘较松弛,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如果突然改变体位,可能发生意外。


好习惯:


起床坚持“333”原则,即刚睡醒时,睁开眼在床上躺30秒,起来后坐30秒,坐到床边等30秒,然后再下床。


以上这些

你都记住了吗?

明早开始实践吧!






来源:人民日报 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全球楚商,湖北“15条”喊你回乡!
党建引领 | 致力营造优质楼宇生态 硚口区楼宇经济产业链“政企早餐会”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想要肝脏好,夜间最重要的4个小时,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对!

分享

收藏

在看


相关文章